正负压电路:巧妙设计背后的奥秘
出处:中国电子报 发布于:2025-05-15 15:09:38 | 147 次阅读
这个正负压电路采用了对称的电荷泵结构,并且从 +15V 那路取反馈。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能够尽可能地让 -15V 那路的输出更加精确和稳定。下面我们就详细剖析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原理。
整个电路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电荷泵的原理。电荷泵是基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性质来工作的,通过巧妙的电路设计,实现 15V 和 -15V 的输出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电荷泵电路的带载能力通常比较有限。以这个电路为例,手册中给出的最大负载电流为 70mA,相对来说较弱。
当芯片内部管 Q1 闭合时,芯片会为 L1 充电。而当芯片内部开关管 Q1 打开时,电感 L1 会叠加输入电压 VIN 进行放电,此时 SW 点的电压呈现方波波形。下面是 LT1930 的内部框图:
接下来我们看看仿真图和仿真的 SW 节点波形:
当内部开关管打开时,对应 SW 高电平部分, D3 和二极管 D2 导通。此时,电感电压叠加输入电压 VIN 为电容 C3、电容 C1 和电容 C2 充电。充电路径如下所示,在这个过程中,要特别注意电容 C3 和电容 C1 两端的电压差(左正右负)。通过仿真可以看到,C3 两端电压几乎恒定为 16V(实际上由于电流的充电放电,会有一定的波动),C1 两端的电压差恒定在 0.48V 左右(这与以及负载相关)。
电容和二极管的电流波形如下:
当内部开关管闭合时,对应 SW 低电平部分,SW 点电压几乎为 0V(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,所以电容右侧变为负值)。此时,二极管 D1 和二极管 D4 导通,电容 C3 和电容 C1 放电(从电容电流波形和二极管电流波形的对应关系可以判断)。由于反馈是从正压输出那里取的,所以可以保证正压输出为 15V。而负压和正压的电路是相互对称的,基于这种对称性,能够保证 C4 上端电压是一个较为精准的 -15V。
总结一下,这个正负压电路通过对称的电荷泵结构和巧妙的反馈设计,实现了较为精确稳定的正负压输出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电子市场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,//domainnameq.cn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