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子设备的世界里,电源就像是设备的 “心脏”,为其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能量。而开关电源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源类型,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。下面,我们将详细介绍开关电源的相关知识,包括与线性电源的对比、内部电路结构以及各模块的功能和作用。
目前,电源主要分为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两种类型。线性电源的工作原理是先将 127V 或者 220V 市电通过变压器转为低压交流电,如 12V,然后经过一系列二极管进行矫正和整流,将低压交流电转化为脉动电压。接着,通过电容对脉动电压进行滤波,将其转换为低压直流电。但此时的低压直流电不够纯净,存在一定波动,即纹波,还需要稳压二极管或电压整流电路进行矫正,终得到纯净的低压直流输出。
线性电源适合为低功耗设备供电,如无绳电话、游戏主机等。然而,对于高功耗设备,线性电源则显得力不从心。线性电源内部电容和变压器的大小与 AC 市电频率成反比,由于当前常用的 60Hz(部分国家为 50Hz)频率相对较低,其变压器和电容体积较大。此外,AC 市电浪涌越大,线性电源的变压器个头也越大。因此,在个人 PC 领域,线性电源体积大、重量重,不适合使用。
开关电源通过高频开关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。高频开关电源可在 AC 输入电压进入变压器之前进行升压,随着输入电压升高,变压器和电容等元器件的体积无需像线性电源那样大。这种高频开关电源正是个人 PC 和 VCR 录像机等设备所需要的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开关电源” 通常是 “高频开关电源” 的缩写,与电源本身的关闭和开启无关。终端用户的 PC 电源采用闭回路系统,负责控制开关管的电路从电源输出获得反馈信号,根据 PC 功耗增加或降低某一周期内的电压频率,以适应电源变压器,这种方法称为 PWM(脉冲宽度调制)。开关电源可根据耗电设备的功耗大小自我调整,使变压器和其他元器件带走更少能量,降低发热量。而线性电源设计理念是功率至上,即便负载电路不需要大电流,所有元件也工作在满负荷下,产生更多热量。
开关电源的 PWM 反馈机制通过不同设计的电源进行体现。没有 PFC(功率因素校正)电路的廉价电源和采用主动式 PFC 设计的中高端电源在结构上有所不同。主动式 PFC 电源没有 110/220V 转换器和电压倍压电路。为便于理解电源工作原理,提供的基本图解未包含短路保护、待机电路和 PG 信号发生器等额外电路。PWM 电路承担电压整流工作,输入电压在经过开关管前再次校正,进入变压器的电压变为方形波,变压器输出的也是方形波,因此开关电源常被称为 DC - DC 转换器。馈送 PWM 控制电路的回路负责调节功能,当输出电压错误时,PWM 控制电路改变工作周期的控制信号以适应变压器,校正输出电压。
打开开关电源,首先能看到电源风扇和散热片。区分电源内部侧和二次侧相对容易,采用主动式 PFC 电路的电源,看到一个大滤波电容的一侧为侧;无 PFC 电路的电源,看到两个大滤波电容的一侧为侧。一般在电源的两个散热片之间会安排 3 个变压器,主变压器,中等 “体型” 的负责 +5VSB 输出,的用于 PWM 控制电路,隔离侧和二次侧。有些电源采用光耦替代变压器作为 “隔离器”,只有主变压器和辅助变压器。电源内部通常有两个散热片,侧散热片上可看到开关管、PFC 晶体管和二极管,部分厂商会将主动式 PFC 组件安装在独立散热片上;二次侧散热片上有整流器,由两颗功率二极管组合而成,旁边还有电容和电感组成的低压滤波模块。区分侧和二次侧还可跟着走,与输出线相连的是二次侧,与输入线(市电接入线)相连的是侧。
市电接入 PC 开关电源后,首先进入瞬变滤波电路(EMI 电路)。市面上很多电源,尤其是低端电源,会省去部分元器件,通过检查 EMI 电路是否缩水可判断电源品质优劣。EMI 电路主要部件是 MOV(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)或压敏电阻,负责抑制市电瞬变中的尖峰,MOV 元件也用于浪涌抑制器。许多低端电源为节省成本会砍掉 MOV 元件,配备 MOV 元件的电源无需浪涌抑制器。图中的铁素体线圈、圆盘电容(“Y” 电容)和金属化聚酯电容(“X” 电容)等共同构成瞬变滤波电路,该电路不仅能给市电滤波,还能阻止开关管产生的噪声干扰其他电子设备。
开关电源包括主动式 PFC 电源和被动式 PFC 电源,被动式 PFC 电源无 PFC 电路但配备倍压器,由两颗巨大的组成,适用于 127V 电压地区。倍压器一侧有整流桥,可由 4 颗二极管或单个元器件组成,高端电源的整流桥一般安置在专门散热片上。侧部分通常还配备 NTC 热敏电阻,根据温度变化改变电阻值,用于重新匹配供电。
主动式 PFC 电路仅在配有主动 PFC 电路的电源中可见。该电路通常使用两个功率 MOSFET 开关管,安置在侧散热片上。PFC 二极管是功率二极管,与功率晶体管封装类似,也安置在侧散热片上,只有两根针脚。PFC 电路中的电感是电源中的电感,侧的滤波电容是主动式 PFC 电源侧的电解电容。主动式 PFC 控制电路基于一颗 IC 整合电路,有时该整合电路同时控制 PWM 电路,称为 “PFC/PWM combo”。
开关电源的开关逆变器有多种模式,如单端正激、双管正激、半桥、全桥和推挽等,不同模式所需的开关管、二极管、电容数量和变压器针脚不同。目前的是双管正激和全桥式设计,均使用两颗开关管,安置在侧散热片上。
PC 电源一般配备 3 个变压器,主变压器,提供电源的低压直流输出;的变压器负责 +5VSB 输出,随时处于 “待命状态”;第三个变压器作为隔离器,将 PWM 控制电路和开关管相连,部分电源采用光耦替代。PWM 控制电路基于一块整合电路,无主动式 PFC 的电源常采用 TL494 整合电路,具备主动式 PFC 电路的电源有时采用 CM6800 芯片集成 PWM 芯片和 PFC 控制电路功能。
在二次侧,主变压器的输出被整流和过滤,输出 PC 所需电压。-5V 和 -12V 的整流用普通二极管即可,+3.3V、+5V 和 +12V 等正压的整流需大功率肖特基整流桥。整流电路有两种结构,模式 A 多用于低端入门级电源,需从变压器引出三个针脚;模式 B 多用于高端电源,成本较高。高端电源为提升电流输出能力,常采用两颗二极管并联方式。所有电源的 +12V 和 +5V 输出都配备完整的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。3.3V 输出有三种设计方案,低端电源常采用在 +5V 输出部分增加 3.3V 电压稳压器的方案;高端电源多采用为 3.3V 输出增加完整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,并与 5V 整流电路共享一个变压器的方案;少数发烧级电源采用独立的 3.3V 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。由于 3.3V 输出常与 5V 输出共用,很多电源会在铭牌中注明 “3.3V 和 5V 联合输出”。
综上所述,开关电源在电子设备中具有重要地位,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电子设备的设计、维护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对开关电源各模块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的电源,确保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