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cb铜箔和电流的关系
出处:网络整理 发布于:2025-05-22 17:01:11
PCB的载流能力(电流承载能力)主要取决于铜箔的厚度、宽度、温升以及环境散热条件。以下是关键因素和计算方法的总结:
1. 铜箔厚度与横截面积
厚度:常见PCB铜箔厚度为 1oz(35μm)、2oz(70μm),更高厚度可通过镀铜实现。
1oz = 0.035mm,2oz = 0.07mm。
横截面积:载流能力与截面积直接相关。
截面积(mm2)=线宽(mm)×厚度(mm)截面积 ( m m 2 ) = 线宽 ( m m ) × 厚度 ( m m )
2. 电流与温升的关系
电流过大会导致铜箔发热,通常以温升(ΔT)作为设计限制(如10°C或20°C)。
经验公式(IPC-2152标准简化版):
其中:
I:电流(A)
ΔT:温升(°C)
A:截面积(mil2,1mm2 ≈ 1600 mil2)
k:常数(外层走线取0.048,内层取0.024)
3. 简化经验值
1oz铜箔(外层):
10°C温升时,1mm线宽 ≈ 1A(保守值)。
更高温升或散热良好时可适当增加。
2oz铜箔:载流能力约为1oz的2倍。
示例:
1oz铜箔,线宽2mm,温升10°C → 约2A。
2oz铜箔,线宽1mm,温升20°C → 约3A。
4. 其他影响因素
散热环境:
外层走线(暴露在空气中)比内层走线散热更好,载流能力更高。
附近有无散热孔、铜皮覆盖或强制风冷。
高频或脉冲电流:需考虑趋肤效应,高频时电流集中在表层,有效截面积减小。
安全裕量:实际设计建议保留20%-50%余量。
5. 设计工具参考
使用 PCB载流(如Saturn PCB Toolkit、KiCad内置工具)或IPC-2152图表进行计算。
- 总结表格(1oz铜箔,外层,10°C温升)
线宽(mm) | 载流能力(A) |
---|---|
0.5 | 0.5 |
1.0 | 1.0 |
2.0 | 2.0 |
3.0 | 3.0 |
注:2oz铜箔数值可近似翻倍,但需根据实际温升调整。
通过合理选择铜箔厚度、线宽和散热设计,可确保PCB在安全电流下工作。对于大电流场景(如路径),建议使用铺铜或增加铜厚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电子市场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,//domainnameq.cn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RF4介质板是否适用于高频率?2025/6/27 16:59:22
- PCB 设计:聚焦板内 EMC 的关键要点2025/6/24 16:24:41
- 打造集三种测试功能于一身的 PCB 板全攻略2025/6/20 15:57:01
- 超详细 PCB 布局指南:摆脱元件乱局与信号干扰2025/6/18 14:22:09
- 噪声问题解决方案:聚焦 PCB 布局布线要点2025/6/16 16:04:4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