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避免手机音频系统中的ESD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EMI
出处:电子发烧友 发布于:2019-04-18 14:29:42
在音频电路中如有电磁干扰(EMI),会出现嘶嘶、噼啪、嗡嗡等声音,声音质量很差。手机用户无法忍受这样的干扰。因此,必须设法过滤音频电路的电磁干扰。
静电放电——起因、结果和抑制
起因
差不多每个人都经历过静电流的影响。当我们还是史前石器时代的穴居人时,我们已在闪电中见到过它。当然,它今天仍是重大的威胁,各处都有。用塑料梳子梳头,可看到静电荷的产生。将你的手臂靠近电视机的屏幕,你会看到你手臂上的汗毛竖起来。这也是静电效应。
当你打开车门,从你的车中走出,你也许会感受到一阵电击,它来自静电释放。随着家里和工作地点拥有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,静电已是一种持续的危险。制造或维修电气设备的人们要保护自己和工作用的设备,他们将自己与设备连接,用以避免电器设备静电放电造成的伤害。
结论
我们能看到闪电打击建筑物和树,它具有破坏力。如果电子电路的ESD保护不是,即使是很少的放电,也会破坏灵敏的电子电路,这是人们已探测到的。手机具有一定的ESD保护。音频电路的外部连接是ESD常见的来源。简单地插入耳机及扩音器,这也许意味着手机将受ESD的影响。
如图1所示,电子部件受ESD影响时,会发生什么?会产生一个细微的孔,氧化物将侵扰部件。
抑制
与所有的商品相同,手机必须根据IEC61000-4-2条例鉴定其ESD。条例规定:手机可抵抗15kV空气放电(通过330Ω/150pF),即大约不小于1毫微秒穿过45A电流。在这种情况下,手机应能继续工作,没有被破坏。上述是一个高能量脉冲与ESD人体模型实验的比较情况。为了保护主芯片,在每一潜在的ESD入口点都必须添加额外的ESD保护。一般来说,抑制ESD的设备生成可控输出,称作箝位电压。
电磁干扰EMI——起因、结果及
起因
电流流动,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。电流变化,磁场会随之变化。所以,简单地电流,即会产生磁场的变化。磁场的变化可引发附近其他导体产生信号。上述是基本的电学原理。
家庭用电和工业用电均使用50Hz或60Hz交流电。这是听得见的频率范围。电流持续不断地变化,附近相同频率的导体将产生信号。如果你使用过Hi-Fi,使用独立的播放器和扩音器,而同时它们底盘未连接在一起,你将听到嗡嗡声。
思考当今电子世界,到处信号持续不断地变化:
·音频的输入/输出能产生辐射及传导EMI,然后发射更高频率的射频线,导致信号失真。
·手机(TDMA脉冲)会发射射频信号,此信号可被长线头戴式耳机接收,导致音频信号通路中EMI噪音。
GSM(通)手机标准使用频分多路传输和时分多路传输,同时传送大量电话,如图3所示。
当手机与基站通讯,或两个手机彼此接近时,发射脉冲通过扩音器,,或头戴式耳机线传人音频通路。见图5。结果是音频质量大幅降低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
凡本网注明“出处:维库电子市场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维库电子市场网,转载请必须注明维库电子市场网,//domainnameq.cn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出处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出处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基于XMC1302的吊扇解决方案2025/6/21 14:49:23
- 大联大诠鼎集团推出基于Qualcomm产品的TWS耳机方案2025/5/12 15:11:34
- TI - 超小但强大:MCU 的小尺寸封装和集成如何帮助优化空间受限的设计2025/4/1 15:30:56
- ST - 意法半导体面向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2025/3/3 15:19:36
- ABLIC推出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节/4节电池串联用二次保护IC2025/2/18 10:23:06